“以水為師”,中華民族善于借鑒和運用歷史經驗,探尋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
始建于戰國晚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無壩引水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一項歷經兩千多年歷史風雨依然高效發揮著實際效用的水利工程,這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乃至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極為少有的。
近日,“道中華”邀請四川省李冰研究會副秘書長李釗,為大家講述都江堰的前世今生。
道中華:作為我國古代先民興水利、避水患的千古杰作,都江堰榮膺世界文化遺產等諸多桂冠。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人為何集中如此力量修建都江堰?
李釗:治水故事在我國古代神話中占據著十分突出的位置。其中,大禹治水最為著名。四川的岷江流域正是傳說中大禹治水的地方。
岷江發源于四川省西北部,自源頭至成都平原垂直落差十分大。每到雨季,江水泛濫,成都平原就會變成一片汪洋;但到枯水期,河水又僅僅局限于河道,無法緩解干旱,這對成都平原的社會經濟發展尤其是農業生產極為不利。
▲寶墩古城遺址位于成都市新津區,是成都平原發現年代最早、面積最大的史前城址。寶墩先民在臨河臺地上建城,利用地勢之利避免洪水侵蝕,還沿臺地邊緣筑垣,開挖城壕排水疏導,以抵御洪水、防止野獸或外敵入侵。(圖片來源:中央電視臺《尋古中國·古蜀記》截圖)
在長期與水旱災害斗爭的歷史中,蜀地先民“以水為師”,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水利技術及水文化。
在雨季,人們以疏導為主、堵疏結合的方式,順地形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從而平息水患。在旱季,采用以竹籠石、榪槎截流(將原木扎成的三角形榪槎排列成行,上面放置卵石壓重固定,起到擋水截流的作用)的方法,將河流引入農田,滿足灌溉需要。
▲榪槎截流示意圖。(圖片來源:中央電視臺《歲修》截圖)
因此可以說,“除害興利”是修建都江堰的動因之一。但除此之外,當時的秦國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修建都江堰,還有其特殊的政治考量。
商鞅變法后,秦國國力日漸強盛。為實現“得蜀而得楚,楚亡,則天下并矣”這一既定戰略方針,公元前316年,秦國攻滅蜀國,設立蜀郡,著力開發成都平原,為統一天下提供戰略物資儲備,將軍隊和糧食等后勤補給源源不斷運往長江中游的秦楚邊界。
于是,秦昭襄王執政后期(另一說秦孝文王時期),“知天文地理”的李冰被任命為蜀郡郡守。為解決成都平原的水旱問題,在他率領下,工程浩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開始了。
在統籌考慮成都平原從西北向東南金堂、成都、新津等地坡度逐漸遞減的自然地理特點,李冰巧妙運用岷江出山口處的地形、地勢、河流彎道和水流勢態,采用就地取材、竹籠絡石、榪槎截水導流等古蜀水工技術,創造出了無壩引水的工程奇跡。
▲1974年出土于都江堰的李冰石像。
道中華:都江堰的設計與建造有何特點?蘊含著怎樣的技藝和智慧?
李釗:歷史上對李冰修建都江堰過程的記載十分簡略。最早記載李冰治水史跡的《史記》,僅有“于蜀,蜀守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等寥寥數語。
結合史書和現今的工程結構,可以基本確定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涵蓋“魚嘴分水堰”“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三大主體工程。三大工程相互承接、支撐,協調運行,既可以引水灌溉,又可以分洪減災、排沙防淤,可謂渾然一體。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一級——江水分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魚嘴分水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一級,采用岷江兩岸的竹子編成竹籠,填以鵝卵石,堆積在江心,形成一個魚嘴般的狹長人工島,將岷江水一分為二。
由于內江河道窄而深,外江河道寬而淺,平水時,河流主線靠近內江一側,六成江水流入內江,滿足成都平原灌溉、運輸及生產生活之需;洪水時,河流主線相對順直,六成以上的江水瀉入外江主流,避免洪澇之災。
“寶瓶口進水口”在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是人工開鑿出的內江的總進水口,如瓶頸般牢牢控制住內江的進水量,因此命名為寶瓶口。被分開的玉壘山形狀如石堆,因此玉壘山也被稱為“離堆”。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級——排洪泄沙。(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內江水流至寶瓶口,河道變窄,再加上離堆對水流的阻攔,形成回流,多余的江水從緊接魚嘴分水堤尾的飛沙堰溢入外江。飛沙堰高約兩米,自動橫向溢排沙石于外江,從而保證內江的順暢流通不被淤塞。這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級。
中華民族善于借鑒和運用歷史經驗,探尋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都江堰水利工程,集中體現了“道法自然”的理念和“天人合一”的生態思想,在不破壞自然條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其為人類服務,變害為利。
可以說,都江堰治水工程徹底解決了危害成都平原的水旱災害,從此,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李冰在沱江中游(今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鎮)修建朱李火堰,與都江堰一道,造就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據地方史料記載,朱李火堰尚未完工,李冰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什邡。(圖片來源:川端新聞)
道中華:都江堰為何在兩千年之后仍然能正常運轉?后世維護都江堰有哪些措施和經驗?
李釗:都江堰能沿用兩千年,是因為它是一個千秋接力、不斷完善發展的水利工程體系。
“治蜀先治水”,歷代蜀地最高行政長官同時肩負著治水護堰、興修水利的重任。東漢靈帝時設置“都水椽”和“都水長”負責工程維護。蜀漢丞相諸葛亮設堰官,征調選拔1200名堰丁,實施常備性管理維護。宋代開始,都江堰歲修成為定制。
▲成都平原水系圖。(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我國歷朝歷代還利用新技術改進都江堰工程。元代,時任四川肅政廉訪使(元代主管監察事務的官員)的吉當普以鐵治堰,用鐵石澆筑一萬六千斤重的大鐵龜作為魚嘴,將堰體由竹籠結構改為鐵石結構。清代,時任四川總督的丁寶楨將籠石攔水改為條石攔水,條石間用鐵鏈聯結,再以桐油調和石灰嵌入石縫,石砌河岸和魚嘴一直沿用至今,被稱為“丁公魚嘴”。
新中國成立后,機械化的水閘和標準化的渠系取代了傳統工程技術,都江堰抗災能力明顯增強,灌區渠系不斷擴建,水資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現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總面積為1133.2萬畝,涵蓋成都、綿陽、德陽、資陽、眉山、樂山和遂寧等7市40縣,肩負著灌區內2800多萬人口的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的重任。
除此之外,因都江堰而生的水文化發展至今。古時,為保障都江堰的正常運轉,每逢冬季便進行歲修,筑成臨時圍堰阻斷江水,淘修河床,加固河堤。到清明時節,舉行放水儀式,祭祀祈福后拆除圍堰,引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后來,這個儀式演化為灌區人民的一項傳統文化活動,以此紀念主持修筑都江堰的李冰,同時祈求五谷豐登、國泰民安。放水節因此得名。
2006年,都江堰放水節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可以說,都江堰不僅僅是科學之堰,更是智慧之堰、人文之堰。由都江堰衍生的水文化,滲入成都平原的民風習俗,成就了成都平原的人文氣質。
【以上內容為專家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受訪者簡介:
李釗,四川省李冰研究會副秘書長。
監制 | 楊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