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6月19日電 題:潮涌大灣區 風勁好揚帆
新華社記者
從科學規劃到全面穩步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宏偉藍圖,正一步步化為生動現實。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2019年2月正式公布以來,大灣區經濟總量從2018年的10萬億余元增至2021年約12.6萬億元,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協同創新加快推進,互聯互通取得新突破,粵港澳三地民眾獲得感更加充實,不斷向著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踏浪前行。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有力舉措,也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創舉。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大灣區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逾8000萬,區位優勢明顯,創新要素集聚,合作基礎良好,在國家經濟版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之下的大灣區建設,開世界未有之先例,重大機遇前所未有,大有可為。
近年來,在粵港澳三地和有關部門積極作為、有力有序推動下,大灣區建設熱潮澎湃,在協同創新、產業協作、民生合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大合作平臺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為港澳發展拓展新空間、注入新動能,不斷豐富“一國兩制”實踐新內涵,彰顯“一國兩制”生機活力。
基礎設施“硬聯通”加速推進。曾經“蕉林綠野,農莊寥落”的橫琴島,如今大道縱橫;曾經荒野灘涂的前海,如今滿眼繁華。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通車、蓮塘/香園圍口岸啟用,深中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建設,珠三角“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粵港澳大灣區不斷加快“硬聯通”,如今,覆蓋11個城市的立體交通網絡正越織越密。
制度機制“軟聯通”不斷優化。“灣區通”工程持續推進,“制度之異”正變為“制度之利”。體現規則深度銜接的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亮相,橫琴加快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平開放的新體系,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有序推進,職業資格認可、標準銜接范圍持續拓展,推動制定首批“灣區標準”清單……大灣區內部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不斷深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形成。
交往交融“心聯通”日益緊密。隨著系列便利措施接連出臺,越來越多港澳青年來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學習、就業、生活。目前,在粵納入就業登記管理的港澳居民超過8.51萬人。截至2021年底,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累計達27.92萬人次。正如許多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發展的港澳青年所言,“大家都是灣區人”。廣泛交往、攜手打拼、共創未來,讓灣區民眾更加了解彼此,“心更相通”。
潮涌大灣區,風勁好揚帆。當前,大灣區建設繼續穩步向前,更顯機遇難能可貴。“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為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注入強勁信心、提供廣闊機遇。
今年,適逢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香港正處在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凝心聚力謀發展、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已成為廣泛的社會共識,勢將推動香港更積極投入大灣區建設。我們相信,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粵港澳三地把握機遇、勇于探索、攜手努力,定能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范,不斷將大灣區建設推向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