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6日電 (記者 王曉珊)中國日報社于10月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辦了主題為“世界未來,青年擔當”的“新時代大講堂”,呼吁各國青年承擔歷史責任,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賈亞特瑪?威克拉瑪納亞克、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劉偉玲發表致辭。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公共政策碩士唐杰,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專業白俄羅斯籍留學生卓悅,北京語言大學國際政治專業碩士留學生、美國共產黨員迪倫?奧斯汀?沃克,復旦大學醫學院巴基斯坦籍留學生賈瓦瑞亞?娜瑟,西北大學埃及籍博士生米哈德?穆薩發表演講。他們以青年視角生動講述個人故事,展現他們眼中的新時代中國,號召青年群體承擔好歷史使命,為人類和平發展建言獻策,為促進世界青年交流、促進各國人民民心相通發揮積極作用。
賈亞特瑪在視頻致辭中表示,當代青年在充滿挑戰的世界中長大,他們沒有被動地等待改變的來臨,而是主動作為,在社區、國家和全球積極倡議、推進和監督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施,努力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包括中國青年在內的世界各地的青年紛紛行動起來,站在應對疫情和復產復工前線;在剛剛結束的東京奧運會上,青年運動員彰顯了青年的勇氣、力量、決心和希望,是走在最前面的力量;還有很多年輕的難民運動員參加比賽,讓人備受鼓舞。這正是我們的機會,去支持青年一代的創見,幫助他們拓展能力并將自身強烈的責任感轉化為行動。
劉偉玲在致辭中表示,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青年的力量都是人類社會中最積極和最具生氣的力量。一代代有志青年如同奔馳的駿馬,驅動時代的車輪前行,為各個國家、民族和整個人類、世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Z世代”正處于人生最關鍵的學習與成長階段,在享有豐富資源和機遇的同時,又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挑戰,需要回答巨變中的時代命題。相信當代青年將有力地承繼各民族的文化情懷和人類關懷,放眼世界,擁抱世界,不負歷史重托,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什么是貧困?”唐杰在演講時,首先向廣大青年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他認為,自己很幸運,因為他沒有經歷過真正的貧困。盡管中國已經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偉大勝利,但在全球范圍內,貧困仍然是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唐杰目前正積極參與全球減貧項目,在他看來,全球共同發展、擁有一個沒有貧困的共同未來,這不是一個“太大的”夢想,而是年輕一代的共同責任。“未來取決于年輕人。我相信,更多的朋友將加入這一事業,共同尋求實現全球減貧和應對未來挑戰的方案。”唐杰說。
卓悅在演講中表示,“Z世代”身上有很多特點,如,能廣泛接觸世界、能接受并更快地適應各種差異、喜歡創造而不是循規蹈矩。今天的世界更加開放,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能夠比鄰而居,青年人也就更需要提高自己的跨文化能力。卓悅認為,“Z世代”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將夢想作為前進的動力,傳承自己的文化并展示給世界,同時不斷提升應對重要問題的能力。“作為‘Z世代’,我想說,和我們的前輩一樣,我們終有一天會長大,并繼承他們最好的品質。不同的是,跨文化聯系將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牢固。我們必須增強自身的跨文化能力,為迎接新時代的重大責任和成就新時代的偉大事業做好準備。”卓悅說。
迪倫?奧斯汀?沃克從小開始學習漢語,并逐漸愛上中國。來到中國留學后,他結識了世界各國的青年朋友,極大地拓寬了視野,也更加堅定了為世界發展盡自己一份力量的信念。他認為,青年群體應求同存異,取長補短,以平等、尊重、愛的眼光看待世界,以欣賞的態度看待世界文明的不同,包容互鑒;應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弘揚具有時代價值的文化精神,讓世界人民享受更有意義的精神生活。作為美國青年一代中的共產主義者,他堅信,青年人要努力推動世界和平事業的發展,促進各領域友好交往,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事業中實現人生價值。
賈瓦瑞亞?娜瑟談到,自己很小就立志成為一名醫生,要為負擔不起醫藥費的人們提供免費治療。18歲時,她被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錄取,在這里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更領悟了很多人生道理。世界各地的醫生積極促進中、西兩個醫學領域的融合,給她帶來了很深的感觸。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她看到廣大醫務工作者冒著生命危險、不知疲倦地工作,受到巨大的鼓舞。她說:“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他們一樣勇往無前!明年,我將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希望能夠繼續在中國一邊深造,一邊工作,報答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加強和促進中國人民與中東人民的彼此了解”是米哈德?穆薩的目標,她已經朝著這個目標邁出了第一步:將中國文學翻譯成自己的母語阿拉伯語,并進行跨文化研究。米哈德?穆薩說,這項工作有時很困難、很耗時,但她也由此看到了不同的世界。來中國之前,她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中國是一個很神秘的文明古國;來中國后,特別是看到了現代的中國,“百聞不如一見”這句中國古話成了她的座右銘。為此,米哈德?穆薩覺得有責任通過翻譯和跨文化研究來展示真實的中國形象,同時也希望中國人能夠通過她的翻譯作品,了解一個真實的中東。
中國日報社于2018年初創辦“新時代大講堂”,充分利用自身國際化、全媒體、多語種、多平臺的傳播優勢,創新敘事方式,打造新時代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的新平臺,此前已在北京、天津、杭州、澳門、蘭州、嘉興等城市以及美國紐約、英國倫敦、南非約翰內斯堡等地成功舉辦20期。
(王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