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打好的壟溝里栽姜
清明過后,氣溫逐漸回暖,正是生姜種植的最佳時節。4月8日,在平頂山市寶豐縣鬧店鎮范營村生姜種植基地里,當地村民正分工協作種植生姜,打溝、施肥、栽姜、回土、搭拱棚……一派繁忙景象。
范營村有耕地2000畝,一直以來,群眾以種小麥、玉米等傳統作物為主,該村缺乏主導產業,增收渠道狹窄。2020年初,為更好的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該村支部書記雷保平多次帶著村干部和種植大戶到山東省昌邑縣、魯山縣張良鎮等地考察,幫助大家轉變觀念、拓寬視野、學習技術。考察中,他們發現種植生姜收益好,效益高,于是,該村兩委干部在經過廣泛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引進了生姜種植。
當年,該村動員返鄉創業青年雷鵬舉試種了一畝生姜。經過精心培育,試種的生姜喜獲豐收,畝產達到了1萬斤左右,純利潤達一萬余元。雷鵬舉的成功增強了村“兩委”干部發展生姜種植、調整種植結構的信心。
今年,范營村將生姜種植規模擴大到了60畝,由村“兩委”干部帶頭入股,采取聯耕聯種、全權托管的方式,由雷鵬舉按照統一選購姜種、統一采購和使用農資、統一采收產品、統一包裝、統一銷售“五個統一”的管理模式發展生姜種植產業。
“村干部帶頭先行先試,目的在于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生姜標準化示范種植基地,通過示范種植帶動村民發展生姜種植產業。”該村支部書記雷保平對記者說。
該村發展生姜種植,既提高了土地的使用價值,也讓村民從土地流轉中受了益,同時帶動該村40余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可謂是一舉多得。(寶豐縣委宣傳部供稿 柳真真 王向麗)
(柳真真 王向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