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版面截圖
新興技術的迅速運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引發了各種網絡安全問題,包括網絡攻擊,以及通過數據網絡對現實生活、城市發展甚至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進行入侵和破壞。
8月16日,在北京舉行的“共話數據安全治理·共創DSMM產業生態”論壇上,貴州省貴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徐昊說:“隨著中國數字網絡和社會智能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絡漏洞和安全問題亟待解決。”
談到網絡和數據安全問題時,徐昊介紹:“幾乎每年的數博會都存在數據安全威脅,曾經最高的一次,在同一時間數博會遭到400萬次攻擊。”
徐昊表示,目前數據和網絡安全問題已經滲透到整個數字化的進程中,小到企業、中到行業和區域,大到整個國家都會面臨時時刻刻的網絡和數據安全威脅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全球化的交流,還是數據版權等方面都需要構建一種新的范式,同時也要規范數據治理。
據了解,此次論壇為“永不落幕的數博會”2020系列活動之一,該活動將持續到9月底。政府部門領導、企業高管、專家學者等齊聚一堂,共話數據安全。
徐昊強調,在眾多的安全技術趨勢當中,應當特別關注的是兩個技術在數字安全和治理方面的探索和應用。一個是以人為中心的區塊鏈技術,另一個是以數據為中心的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擅長處理大量數據,因此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應對復雜的網絡攻擊、協助找到解決方案時將發揮重要作用。
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祎表示,人類已經快速進入了數字化時代。萬物皆可編程、萬物均要互聯、大數據驅動業務。周鴻祎說:“數據安全形勢嚴峻,亟需新的解決思路。一方面,要保護數據不受網絡外部攻擊。另一方面,要解決數據內部泄漏和數據安全計算問題,也就是數據安全治理的問題。”
同時,作為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理事長,周鴻祎提出警示,他說:“幾乎70%到80%的數據泄露與內部泄漏有關。”數據公司和企業應當加強保護重要數據免受外網攻擊和內部泄密。
目前,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已達35.8萬億元。與此同時,數字經濟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升,2019年已上升至36.2%。
賽迪智庫網絡安全研究所所長、賽迪區塊鏈研究院院長劉權提到,數字時代的到來,使萬物互聯互通,也給網絡安全人員帶來物聯網等數字技術方面的新挑戰。過去的措施已無法有效保護個人和組織的網絡安全。
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首席專家李京春圍繞“時代選擇數字經濟,現實選擇數據治理”主題展開論述,他說道,5G、AI和工業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崛起,既是中國發展的新機遇,也伴隨著網絡安全挑戰。自2016年以來,網絡安全問題迅速增加,包括病毒軟件勒索、數據販賣、移動應用下載安全風險等,網絡安全形勢十分嚴峻。
李京春認為應該努力提高人們對網絡安全的認識,不斷完善網絡安全保護體系,使網絡安全保護成為國家戰略,促進產業安全發展,并制定技術標準,實現安全技術創新,培養更多的網絡安全人才。
他說,網絡安全問題需要從產品和服務、網絡和系統、人員和管理以及應急綜合治理等方面進行應對。數據治理需要綜合施策,需要國家法律法規、數據源頭、監管側、企業等各方面落實防護責任和開展行動。(記者 歐陽詩嘉 編譯 王瑾)
原文見中國日報8月18日國際版9版 英文鏈接:
http://www.chinadaily.com.cn/m/guizhou/guiyang/2020-08/18/content_37538845.htm
(中國日報貴州記者站)